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联系方式:
地址:天津市河北区小红星路18
号天明创意产业园
电话:022-26137777
第八届海峡两岸文博览会今日开幕 专题
这样的密度和规模,人们在2006年首届文博会召开时还无法想象。就在那届文博会上,北京挂牌了10个“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”,标志着文创园从自发形成的基地、单体园区,逐步升级到更高形态。如今各类文创园区已遍地开花,并发展为功能区、实验区,经历了从1.0版到5.0版的进化。
集聚,为企业提供文化家园
著名的互联网旅游公司“穷游网”,是在2008年初从网上论坛生成为一个实体公司的。那一年,它落脚在海淀区的理工科技大厦。在文化创意产业的 创业大潮中,穷游网抓住了国人自助游爆发的市场机遇。“公司发展很快,各个部门不得不分散在这座楼的四个楼层办公,想开个大会都不容易。”穷游网联合创始 人、总裁蔡景晖说,穷游网最重要的资源是人、人、人、人……员工的创造力是企业发展的源泉。“公司有三分之一的人从事创意品牌、商业服务等极具创造力和开 放心态的工作。”蔡景晖说,但是中规中矩的写字楼,再加上纯粹科技背景的邻居们,让注重文化的穷游者们感到些许孤单,他们很难直接从周边环境汲取到营养。 渴望走进一个“围墙”,找到一个文化家园,成为公司寻找新址的动力。
2010年,穷游网在东三环外大望路发现了朗园Vintage文创园。疏朗的大院儿、低矮的办公楼、高耸笔挺的大杨树……眼前的一切看起来很舒适,而且朗园位于一个市
文创集聚区内。“这边的园区一个连着一个,整体上很有文化氛围。”几乎没犹豫,穷游就订下了其中最大的一座单体小楼。
穷游网的搬家故事并非个例,在北京,几乎所有的文创公司都经历过一个寻找文化家园的漫长过程。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BON蓝海电视台,在搬入莱锦文创园之前,一直在都会华庭居民区里办公;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昌荣传播公司搬入莱锦前,则分散在5处写字楼里办公。文创企业渴望聚集、渴望文化氛围的巨大需求,刺激了文创园迅速增多、加速聚集。
2010年第五届北京文博会上,北京命名的市级文创集聚区达到了30个。统计显示,良好的园区文化氛围激发了企业的创造力。当时,集聚区文创产业收入的增速要高于全市4.3个百分点。
功能,与城市发展主题共鸣
“没想到所有来谈入驻的文化企业没有人挑毛病说‘这地方太偏’。”北京东方嘉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甄军感到惊讶。前几年,他一直在东城区改造老厂房做文创园区,今年出手在朝阳区高碑店乡推出了半壁店1号文化产业园。习惯在二环内寸土寸金的地方运营园区的甄军觉得,这么偏的地方招商恐怕要费劲,可没想到求租的人还是源源不断,“看得出,求租企业对整个区域的文创氛围非常认可。用我们的行话讲,这地方已经熟了。”
“并非城市核心区,却有这么强的吸附力,是因为当文创园区的功能定位与城市发展的方向和主题相契合时,市场就会自动爆发,企业自然聚拢过来。”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丰春秋说。仅以朝阳区为例,2009年北京电视台、中央电视台已先后确定落户CBD,恰好与中国传媒大学所在的定福庄连成一体。
处于经济转型中的朝阳区决定借此契机,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传媒、广告产业。于是该区在当年的第四届文博会上提出了“CBD-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”的规划概念。
文化园区的 发展规划与城市发展的主题产生了共鸣。2009年,传媒走廊文创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694.3亿元,到今年底这个数字将超过2000亿元,涨三倍多。由于 这条产业带已经形成内容原创、生产复制、投资交易和人才培养的完整链条,具备了自我滚动发展的内在动能,并推动了城市发展转型,在2012年底的第七届文 博会上,朝阳区将其定义为“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”。
功能区的模式,很快在16个区县复制开来。去年5月,市政府发布了《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(2014—2020年)》,在全市命名了20个文创产业功能区。统计显示,这些功能区内的文创法人单位资产总和、营业收入总和,已各占全市的近七成。
实验,先行先试寻找突破
“文化交流与纯粹的展会完全不同,前者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才能传达产品的丰富含义。而众多跨境电商,缺少的正是这种充满创意氛围的线下展示机 会。”东五环平房桥东南角的红庄国际文化保税创新园内,园区董事长赵九海站在簇新的2万平方米展厅跟前,描绘着园区的发展空间。在今天开幕的第十届文博会 上,这个园区将详细展示自己的优势。
红庄国际文化保税创新园是北京新开放的文化保税项目。不过,它并不在顺义区天竺空港内,而是单独在国家首个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内。实验区的核心地带,正是在CBD-定福庄传媒走廊的基础上扩展出来的。按规划,实验区是“文化产业改革探索区、文化经济政策先行区和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”。红庄正是先行利用了文化保税政策,使入驻的跨境电商可以在保税状态下尽情展示自己销售的文化产品,形成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。
勇于先行先试的,还有朗园的经营者们。一个月前,朗园与园区内的果壳互动科技传媒公司联合推出了一个孵化项目——果壳空间。“在这个空间里最遥 远的‘入驻者’在英国。他不需要真的来北京办公,一样可以得到孵化资源。”果壳项目总监刘旸说。“一开始,我们只是将一部分利用率不高的地下空间拿出来供 果壳使用。”朗园负责人王栩介绍,但果壳的想法启发了园区——共享经济初露端倪,文创园区应该将有形的园区与无限的互联网相结合,让园区的服务惠及更多创 业者和创意者。
从简单的基地,到有意营造文化氛围的单体园区,到发挥整体吸引力的集聚区,再到具备自我滚动能力、能助推城市转型发展的功能区,又到如今突破物 理界线、面向世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验区,北京的文创园区不断探索,已经从1.0阶段进化到5.0阶段。2014年底,北京文创产业占GDP的比重 提高到13.1%,创历史新高。而文创产业中最活跃的因子,都在各个园区里充满激情地震荡着。